名家访谈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理人生 语言学 名家访谈录

名家访谈录

2023-08-30 0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吴老师提到:人生的大目标和方向定好以后,就要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初心与理想,实现自我的超越。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吴老师博士毕业回到原工作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所,31 岁就被上级单位任命为副所长,承担起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管理等许多重任。面对挑战,吴老师迎难而上,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尽职尽责地完成所里交待的任务。回首往事,吴老师感慨有得有失,他感恩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全局观与协调能力,让他更具有包容心,不畏艰难。

虽已小有成就,但是吴老师内心深处也感到有所缺憾,他惋惜自己担当重任时失去了一些搞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对研究方向的钻研有些弱化。后来,吴老师毅然决然地主动要求辞职,之后的一年他花了很多精力进行科研规划和学术思考。这时,广州大学等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向吴老师伸出橄榄枝,而他本人也很希望从科研院所回到教育系统,实现当年当老师的愿望,把自己做人做事的风格传承下去。

目前吴老师在大学从教已将近 10 年。在他的带领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迅速成长,师资从质量、数量上都有很大飞跃,学生也非常优秀,得到了学校、同行的认可。吴老师直言,看到学生们的成长远远比做项目、写文章更有成就感。这些年吴老师从一位科研工作者转变为一名传道授业的教书匠,未来十年,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

回顾过去,思索未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理想孕育并不断发展出现当代地理学人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吴老师认为,对地理的追求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远古时期,为了衣食住行躲避天灾而去狩猎,需知道周边的环境,便建构了朦胧阶段的地理知识。古希腊古罗马及中国远古时期,地理学范围从家园的周边不断扩展到更大的平台和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关系开始被了解。15-17 世纪,地理大发现使人类的地理格局和视野更加开放,整个人类社会从各个相对独立地域单元变成全球化的整体,继而引发了工业革命和近现代科学的诞生。近现代特别是二战后,地理学进入了多元化转型期,碰到了一些挑战甚至出现了地理学危机论。上世纪 90 年代,我们国内也碰到了地理学招生、就业、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地理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自然地理的破碎化,人文地理的经济化、社会化,GIS 过度 IT化,这些问题和现象一度让地理学呈现离心化趋势。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或区域性危机,都蕴含着战略性机遇。当一个学科在碰到低谷或挫折时,同样危中有机。

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使得地理学人不断拼搏,敢于担当,勤于付出,勇于挑战。地理学人辛勤的耕耘和地理学科不断的突破与发展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全球化、城市化、资源环境、“未来地球”科学计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 2030 目标等,都与地理学息息相关。从古至今,地理学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2000 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地理学顽强的生命力与核心动力,近一两年国内许多大学的相关院系都纷纷回归到“地理学”的学院命名,充分体现了学科回归和学科自信。如今地理学科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地理学人不断地选择远方和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更纵深的科研和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去迈进,共同推动地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开放视野,迎接挑战

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考验。百年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地理学人的优秀品质应该把视野投到更广阔的时空中去,更加勇敢的迎接时代的挑战。

近几年地理学领域掀起了大数据浪潮,然而地理学者们对此既有共识也有争议,大数据及相关技术方法对地理学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吴老师 2015 年曾在《地理研究》中发表过一篇《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采用了新型的方式,邀请了来自规划、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等不同领域的 17 位专家进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吴老师认为地理学是有生命力的,会吸收多学科的营养与技术方法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在这个纷繁复杂环境中我们需要冷静的思考,既不能完全否定它,也不能盲目的追求和崇拜它,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客观谨慎的看待大数据视角下的地理学发展。

谈及当前突发的疫情,吴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未来发展和心理状态。毛主席曾说:“这个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你们的。”实际上就是说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比拼的就是我们的少年、青年这一代。吴老师建议学生们在后疫情时代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必过分为自己的前程与未来担忧。“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等不来的春天”。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定好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开阔自己的胸怀和视野,调整好心态和状态。对于未来的发展,既要遵循内心的选择,也要兼顾现实境况,积极融入变革的时代,迎接挑战。

互动问答

Q1:您目前主要从事城市遥感与陆地生态遥感、GIS 与时空大数据分析、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估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您认为自身所在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是如何的?

A1:最近我也在思考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动力及瓶颈,今天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呈现出 以下趋势:(1)获取遥感数据的渠道越来越多、杂,冗余度非常大,比如综合对地观测、空天地一体化、非传统遥感信息手段等;(2)关于遥感机理的研究要求越来越深,划分越来越细,比如做农业遥感研究可以细分到具体针对某一作物、某个光谱、某个波段,一些原来没有细分的遥感领域,也开始扩展。(3)在整个地理科学对遥感技术提出更多要求时,我们能否满足整个学科的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着,我们有没有跟上脚步,借力发展?当然最后还有一个出口问题,遥感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广、变化多端,离满足需求还有很大距离,这是目前的发展瓶颈,也是动力所在。

这几年我主要集中在城市遥感和陆地生态遥感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我仍觉得城市遥感需要高精尖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撑,更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城市。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复杂体系,可从尺度、要素和不同的技术维度来进行考量,可以对全球的城市开展遥感监测,也可以对城 市群、城市到城市内部的特征功能区,如边缘区、CBD、贫困区等进行遥感监测,甚至到社区、单体建筑等跨尺度的研究。遥感不仅仅是把城市看的更清楚,还需要清晰理解城市中的自然、社会要素。自然方面,城市的“水、土、气、生、能”在大背景下分别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城市热环境不仅仅是热岛、还有人为热、热传递的排放。城市中的水体,涉及到更复杂的水文、自然、生态过程等,所以需要在每一个要素维度上展开,结合地理学、生态学、生物物理等各种参数进行研究。未来从城市遥感到城市感知,可将新型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与遥感对地观测结合起来,理解城市的能流、物流,也感知城市社区的社会属性,如邻避现象、城市贫困空 间等。联合国 2030SDGs 中的 17 个目标中许多都与人、城市、社区有关联。同时遥感也与多个领域相契合,包括测绘领域、计算机、工科、地学、生态学,大家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学科发展。

Q2:从事科研工作必然需要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您一般是如何有效梳理文献综述,总结与发现科学问题的?

A2:相信这个是青年学子和研究生们共同碰到的难点,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我回想起 2015 年在科学网博客上发布过一篇《没过文献关最好别读研究生》的文章来讲我对文献阅读的理解和定义。对于单篇文献的精读,我凝练了五点:(1)搞清楚问题,要读清楚文献中的前言,特别是英文的 introduction,它会抛出科学问题,引导研究目标。highlight 聚焦的四五句话,可以快速知道作者在做什么;(2)详细了解文章中的技术路线、采用的方法、数据是否可靠。硕士阶段一开始可以模仿,照葫芦画瓢,先做起来,熟能生巧再创新、改变;(3)善于读图表,从图表中总结规律,先不看作者的解读,直接读懂图和表,具有自明性与自己的观点,再去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比对;(4)读好结论,回过头再思考前言中的科学目标,是否对前言中的科学假设给出了答案?结论是否经得起数据和方法的推敲?(5)讨论也非常关键,要讨论这个结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还是只是在研究区域适用。

博士生则要思考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论文选题定位在学科的什么方向?对于你的主要启发是什么?文献中存在哪些漏洞和不足?下一步你做的话该怎么拓展?任何一个工作都不是完美的,Nature、Science 上的文章也一样,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扩展。

Q3:您是如何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以及繁忙的工作中去权衡科研、行政管理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呢?

A3:五十知天命,我一直都有反思一些不够好的方面,比如全心投入工作会忽略一些东西,所以我也在思考如何可以让大家一起合作去完成工作,或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年轻人来进行梯队建设等。工作繁忙导致我丢了一些业余爱好,人生除了工作,还有诗和远方,所以也希望青年学子规划好生活,按部就班的完成好学业,完成老师交代的工作,不要沉迷于网络,业余时间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我也经常回顾自己在不同阶段读过的,对自己有影响的书,最近我在读地理学思想史方面一些经典文献,出差在飞机上重读《红楼梦》一些章节,这个过程可以调整心态、换换脑筋。今年疫情突发,很多同学都很关心就业形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规划,很容易在复杂的剧变中受到挤压。

(编辑:冯玮)

吴老师写给青年学子的寄语

想要获取《地理学求索》杂志2020年第2期,请在公众号窗口输入 地理学求索第2期,即可获取杂志链接和提取码,心动不如行动!快去获取吧~

同时,《地理学求索》:“十五周年纪念特刊”,现面向全体地理人征稿,点击 阅读原文即可投稿。期待大家的来稿!

全国地研联和《地理学求索》杂志简介

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地研联,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为全国地理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各种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交流平台,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后备军和重要力量。自2005年成立以来着力于搭建全国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平台,截至2020年共有理事单位70多家,基本覆盖全国地理学相关领域的大学、研究所。全国地研联现挂靠于中国地理学会,接受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和监督,常务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会。

目前,全国地研联相关工作受指导委员会指导监督,由主席团(包括全国地研联主席、秘书长、副主席、副秘书长)负责全国地研联的统筹规划,下设八个片区和五大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和执行全国地研联的各项具体工作。其中,《地理学求索》编辑部主要负责“知名学者访谈活动”、“地理杂谈征稿活动”和“美丽图景作品征集活动”的活动策划、统筹和稿件作品编辑,负责统筹推动各片区理事单位“知名学者访谈活动”的顺利开展,负责《地理学求索》杂志中的文稿或作品的征集、整理、修改、润色和排版工作。

《地理学求索》是全国地研联组织下的品牌杂志,内容服务于全国广大地理学子。自2015年创刊以来,杂志收录了许多地理学领域优秀学者的学术生涯、研究进展、成长经历和经验分享,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地理学子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与地理学相关的难忘故事、有趣知识、经验总结、技能干货、行业发展、学术前沿、科研心得。此外,全国广大摄影爱好者也积极向我们投递关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地图设计等主题的优秀图片作品。《地理学求索》杂志的优质内容受到全国广大地理学子的认可和肯定,这些都离不开全国广大地理学者和学子的大力支持,感谢和欢迎全国广大地理学领域学者和学子投稿和阅读《地理学求索》杂志!

排版:于汶佳

责任编辑:王佳雯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也【在看】 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